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探访实录 】沈悌:医学道路上的探索与传承

黄金城赌城,澳门黄金城

图片

沈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教授。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6—1988年,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保健医师。1988-1992年,于纽约大学医院进修。199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并于2000—2005年担任血液内科主任。主要著作有《消灭残存肿瘤的新途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内科学精要(英文版)》等。

 

微信图片_20240415232649.jpg


感恩梧桐树有幸邀请到了沈老师,在血液内科领域深耕多年的沈老师,不仅以精湛的医术和深厚的学识得到了广泛的尊重,更以其人文关怀和对后辈的悉心指导,成为了无数医学生和年轻医生心目中的楷模。

 

微信图片_20240415232703.jpg


在本次访谈中,沈教授不仅回顾了自己在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的宝贵经历,还深入探讨了协和医院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并向年轻医生传达了鼓励与建议。通过沈教授的话语,我们能够洞察到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需要医生们用毕生的热情去探索、去实践、去传承。

 

Q:可以讲讲您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吗?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带回国内,开始建立这一新方向,克服了怎样的困难? 

A: 我1986年是在联合国的代表团,负责全团的医疗。1988年到1992年在纽约大学医院进修。后面有机会到日本学习自体干细胞输注技术,主要是细胞的冻存这一部分技术。开始我们尝试将自体移植用在肿瘤患者身上,后面发现通过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异体移植对于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是更好的。所以,就转而尝试将自体移植用在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如红斑狼疮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的一个支持的治疗上,倒是得到了挺好的效果。但是等再准备继续要研究下去的时候我们移植病房机器就坏掉了,后面又赶上了疫情,就耽误了5年,现在才又开始做了。 

 

微信图片_20240415232709.jpg


Q:看您拿着这本《话说老协和》,您能讲讲“老协和”嘛?

A:你们应该都了解,协和有“三宝”:图书馆、病案、老教授。那时候想要看国外的文献很困难,和现在打开电脑就能看到不一样。那时候协和的图书馆是作为亚洲最大的医学图书馆之一,还保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第一期,这在美国也很少有。期刊都是纸质的,通过海运,要超过一个月才能运过来。要查找就要找非常厚的Index来查。新书大家都会抢着阅读。只有后来有了互联网情况有了改变,但我们还是喜欢这样的纸质文献。信息是不变的,都强调亲自去做。协和的本事体现在病历上。看协和的很多老大夫写的病历是一种享受。其中记录了丰富的临床案例,对医学研究和教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的病历和图书馆成就了这些教授,反过来这些教授也成就了我们的病历和图书馆,他们的病历留下来成为了新的财富。

 

微信图片_20240415232713.jpg


协和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建筑设计和校园布局也反映了美国著名建筑师的精心设计,成为了一处旅游打卡和网红拍摄的热门地点。此外,协和的病人食堂和职工夜宵食堂也是其特色之一,提供的美食在当地享有盛名,也反映了协和对医疗服务细节的关注和对品质的追求。教授食堂也给教授们提供一个机会,在吃饭的时间很多不同科的大夫相互交流,协和的学术氛围无处不在。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是协和医院文化的核心。老协和的考试制度和教育训练是非常严格的,要求协和医生在面对医疗工作时,必须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避免盲目跟风或受团体影响,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客观和独立。在临床工作中,这种态度体现为对每个病例的认真对待,不因个人判断或情况特殊而省略必要的检查。这种严谨的态度,在医疗行业内是受到了广泛尊重的。

 

微信图片_20240415232731.jpg


Q:在您担任大内科主任的时候,新建立的亚专科包括肿瘤内科、普通内科、老年医学科和内科ICU,都是现在颇具前景的方向,您对目前协和内科的轮转制度以及亚专科的选择上怎么看呢?

A:内科轮转对于未来准备做临床的医生至关重要。选择专科之前,了解各个专科的基础是必须的。从八几年开始,内科开始逐渐细分为多个专科,但这种分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内科整体的培养。专科医生虽然专注于深度,但对于广度的掌握也同样重要。美国、英国等国家强调完成总住院医师培训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内科医生。这种制度旨在保证医生能够处理各种常见病和复杂疾病。在协和,我们也面临着专科之间的差异和选择,但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应该基于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选择。

 协和医院的总住院医师制度是其传统之一,对于那些希望留在协和继续医学实践的人来说,除了完成轮转,成为总住院医师几乎是必经之路。这个职位要求医师在晚上和紧急情况下独立处理医院内的所有情况,虽然有资深医生的支持,但主要责任还是在总住院医师。这不仅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也是一个考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非常有帮助,尽管过程中可能牺牲一些个人时间和兴趣。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也是一个深入了解临床环境和提高解决紧急情况能力的机会。选拔过程竞争激烈,但对于那些致力于临床医学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宝贵的经历。

 

微信图片_20240415232734.jpg


Q:您怎样看待科研?虽然您一直强调对协和临床的重视,但是医学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即便是在协和,也有愈发重视科研的风向,您怎么看待这一点?

A:在我们那个时代,大部分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都是在导师的大型课题下进行的,很少有机会独立完成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课题。这种模式更多是对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针对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个人认为,对于医学生来说,临床与科研应该是一主一辅的关系,重要的是找到平衡点。如果你对科研有兴趣,我建议可以适度参与,逐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既能满足个人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又不会因为追求科研成果而忽略了临床工作的重要性。最终,选择一个让自己感到满意和快乐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


转载:协和梧桐会

供稿: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