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第五期《协和博新论坛》开讲——健康中国发展背景下的医学科技创新

黄金城赌城,澳门黄金城

图片

2022年3月1日下午,由基础所(院)主办的《协和博新论坛》第五期讲座在吴宪大楼707会议室举行。此次讲座由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院长詹启敏院士主讲,题为“健康中国发展背景下的医学科技创新”。报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黄金城赌城,澳门黄金城:副院校长、基础所(院)党委书记王健伟教授主持。基础所(院)领导班子成员、教职工、学生以线下结合线上的方式参会。


微信图片_20220303092100.jpg


詹启敏院士在讲座开始时即指出,当今是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健康重要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但是,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面临艰巨的挑战。一方面,重大疾病是造成我国人力资源丧失和经济损失主要原因,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医学创新能力还显不足。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詹启敏院士指出,世界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离不开两点:科技创新与学科交叉。解决基础生物学问题对医学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而医学的发展又能够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带动学科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医学科技成果是国之重器,其重要性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更加凸显。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国家必将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健康产业发展,提高疫病防治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


微信图片_20220302110507.jpg


詹启敏院士鼓励在场师生:“大家赶上了医学科技发展的最好的历史时期”,并指出了未来医学创新发展的几个前沿学科,包括生命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疫苗和抗体、生物治疗及个体化诊疗技术、医疗器械、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等。希望基础所师生能够不负于时代,增强个人能力培养,在学科交叉上多方面探索,勇闯科研上的无人区,努力解决医学领域的重大基础问题。

詹启敏院士本次报告提出了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引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本次报告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微信图片_20220302104800.jpg


嘉宾简介:

詹启敏,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目前担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担任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院长。

目前还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微循环学会副理事长、欧美同学会海外医师协会会长。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卫健委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临床医学和医学技术组)召集人,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受聘为英国国王大学(Kings College)名誉教授,英国曼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名誉教授。

詹启敏院士是分子肿瘤学领域国际领先科学家,长期从事医学前沿科学研究并负责国家医学科技和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的规划工作,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癌变机制研究中取得原创性和系统性成果。詹启敏院士为国家医学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获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突出贡献奖,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中国医学科学家奖,中国微循环学会终身成就奖等奖项。在国际医学生物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包括Nature、Cell、Science、Cell Research、STTT、PNAS,EMBO,Molecular Cancer、Cancer Research、Oncogene等,SCI引用16000多次。出版著作7部。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120余次,15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


供稿:基础所(院)

编辑: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