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现场,同学们身着白大衣,手持秋菊,向人生中最特殊的老师——“大体老师”致敬
10月7日下午,黄金城赌城,澳门黄金城:2023级“4+4”试点班人体解剖学开课暨白大衣授予仪式在九号院二号楼解剖实验室举行。王辰校长、张勤副书记,基础学院党委书记王婧,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全体教师,2023级“4+4”试点班班主任徐薇薇老师、闫子慧老师,2023级“4+4”全体同学参加开课仪式。教务处长、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马超教授主持仪式。此次开课仪式特别邀请了首位向协和医学院捐献遗体的中国人文学泰斗顾颉刚先生之女、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顾湲出席。
仪式上,校领导、各位老师以及全体同学们庄严肃立。校领导将象征着医者的神圣标志——白大衣郑重交予同学们手中。同学们身着白大衣,手持秋菊,向人生中最特殊的老师——“大体老师”致敬,在“大体老师”精神的指引下,走上“助众生求福祉”的从医之路。
王辰校长讲话摘要
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基本构造的学科。解剖学教会大家一般的人体构造规律,即所谓“正常”、“典型”构造,同时也可直观地从每个遗体上看到个体的构造变异——除共性的构造特点之外,个体的每个器官、血管、神经都或许不一样。解剖学既教会我们一般,又教会个体的变异乃至异常,同时,又通过剖解操作帮助我们体会人体组织的质感。
试点班的同学们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既有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理学、工学……也有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背景,协和使大家汇聚于医学。医学维护人的终极利益——生命和健康。医学所涉及的首先是物质基础,尤其是关于构造的解剖学基础。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就真正能够实实在在地深入观察、学习人体构造。对于医学生来说,这门学科至为基础、极为重要,需要发挥所有的观察力、领悟力、记忆力,学习中每时每刻都不能有所懈怠。
协和医学院是我国现代医学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现代生命科学的发源地,曾涌现出众多医学泰斗和科学巨匠。步达生先生从事人类构造研究、林可胜先生开展功能研究、吴宪先生在微观的层面上结合构造和功能进行生物化学研究……同学们要跟随大师先贤的步伐学习,由宏观至中观、微观乃至超微观,探求生命形态。
医学生对人和生命的尊重,从剖解遗体即应开始,既要从大体老师身上学习物质构造,更要体会每一位遗体捐献者在精神上、品德上、文化上对社会的贡献。今天,我们特别邀请顾颉刚先生的小女儿顾湲老师到场,对大家作一番嘱托。顾老师是我大学时期的自然哲学老师,当时我们只觉其学问深厚,尚不知她是顾颉刚先生的后人。此刻,我们面对顾颉刚先生的遗骨,面对所有“大体老师”,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他们愿将自己最后的物质存在奉献给医学、奉献给社会的极致高尚的精神境界。同学们在对遗体进行剖解时,当深怀崇敬之心。
国际视野下,医学院的教学方法精彩各异。基于信息时代特点,基于自我学习所构建的多维学习方式,将成为学习医学的主流方式。大家作为试点班的同学,更要善于从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够领悟、实践。
王辰校长讲话
顾湲老师为试点班同学们送上嘱托,言辞恳切、情意深长。她表示能够从容不迫地接触“大体老师”,学习人体剖解,是医学生的“特殊权利”,更赋予了医学生责任和使命——护佑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她回忆到父亲对医学的特殊情结,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坚定选择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以求探究人体的奥秘。“很幸运能够见到父亲的遗骨”, 顾湲教授说,“我望着父亲,想象着他能透过眼眶,看到这么多年轻的、身着白衣的孩子们,不断投身于医学领域,从这些过世的‘大体老师’身上,开启他们学医之路,真的是很欣慰的一件事。”
顾颉刚之女顾湲教授受邀参加,亲切嘱托医学生
王辰校长与自己曾经的大学老师、顾颉刚先生之女、首医教授顾湲老师在顾颉刚先生遗骨前纪念合影
(顾颉刚先生是首位向协和医学院捐献遗体者)
2023级“4+4”试点班韩佳乐同学代表学生发言,感谢无言的“大体老师”无私地将留存在人间最后的物质献给医学事业,作为一名医学生,唯有珍惜每一次的解剖机会、打好坚实的医学基础,在实践中感悟这生命之重,用行动回报这无言大爱。这既是对这些无言良师精神最好的发扬与传承,也是身为一名医者所应担负起的对生命的承诺。
“4+4”试点班学生代表韩佳乐发言
“4+4”试点班医学生正在进行解剖学实验操作
最后,全体师生们在现场向首位遗体志愿捐献者顾颉刚先生的遗骨、以及所有“大体老师”献花、鞠躬、致敬,表达对医学事业奉献者的最高的尊重,以及自己即将投身伟大医学事业的期盼和愿望。
供稿:教务处 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资质胚胎学系 新闻中心
编辑: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