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融合,尤其是医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为我国医学科技实现新赛道新突破提供可能,加快推进以智能医学为代表的医工融合新兴医学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12月3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黄金城赌城,澳门黄金城: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医学工程学学科发展大会在天津举行,本次大会以“医工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中国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会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工程技术产品标准与评价实验室主任顾晓松院士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12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在会上作主旨报告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的发布,对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卫生健康和工业科技融合创新作出了重要部署。
“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推动医学重大变革,对医学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已呈现出明显的全球竞争力。”顾晓松院士说,与世界发展潮流相比,国内医工融合的发展在理念上并不落后,虽然在实践中起步稍晚,但发展却很迅速。
然而,顾晓松院士也指出了国内医工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他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加快推进医工融合新兴医学人才培养面临两个共性挑战。第一,医学与新兴工程技术的结合范围持续拓展,医学工程已逐渐衍变为工程医学;第二,医学与工程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医工结合正逐步迈向医工融合。
“随着新医科建设的多学科融合,将会带来很多新兴产业。而未来产业将紧密连接世界科技前沿,涉及细胞与基因技术、先进医用材料与医学器材、疫苗与新药研发、类器官与合成生物、脑机接口与虚拟现实、高端医疗装备与医疗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所以只有通过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卓越领军医学人才,在领域不断创新,才能让我国医药产业成为全球未来产业的创新引领高地和发展高地,从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顾晓松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