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下午,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医学教育——医学工学理学与信息学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两院院士、双一流高校校长、院校各所院研究人员、创新单元负责人等70余人应邀参会。论坛围绕本届大会主题——构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从医学、工学、理学、信息学交叉融合角度,探讨医工交叉教育体系设计。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俞梦孙、赵沁平,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顾宁,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徐学敏,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工程研究所戴建武所长等专家就医学、工学、理学、信息学融合教育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发展作主题演讲。与会人员聚焦医工交叉教育现状、高素质生源培养以及产业创新等方面问题,开展热烈讨论。
70余位参会人员热烈讨论
我国医学与工学理学信息学融合的教育模式发展势头迅猛
我国医学工学理学与信息学融合教育的发展表现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在医学院中设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临床为基础,利用工程学技术解决临床问题;另一种是在工学院校中设置生物医学工程系,以工科为基础,开设部分医学基础课程。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主要来源于医学设备的升级换代与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准确性,但目前学科体系仍较为分散,系统集成性较差。
徐学敏介绍近年来美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体系提出的engineering-based medicine学科体系设计,其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本科在工学院,研究生在医学院,并提出面向医学需求,以医、理、工、信息为一体的本科生培养计划改革。顾晓松、王博等专家介绍了我国在医工教学融合方面进行的初步探索,如协和医学院的“4+4”、北理工的“协和医班”、北医的“5+3”及天津大学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等,探索在医学预科阶段开展理工和信息学教育,吸引优质生源,推进高水平师资力量建设。
吸引优质生源,以兴趣导向培养医工领域复合型人才
王博以自身交叉学科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为例,认为激发兴趣是一个学科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因素,并详细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与黄金城赌城,澳门黄金城:合作成立“协和医班”的设计理念及实施情况,强调多学科融合,并提出了“柔性育人,导师引领”、“兴趣成就专业使命”的协同育人实践观,培育领军型人才。
滕皋军提出科研项目驱动、产业驱动、创新创业驱动是医工交叉的内在驱动力,强调创建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
戴建武提出产、学、研、医多学科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整合全科医师教育内容,有效填补生物医学工程继续教育领域的“真空”。持续建设医学影像诊断、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继续教育基地,探讨分层递进式生物医学工程学继续教育模式和人才认证体系,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师认证体系。
与会专家建议,教育体系应创建终身学习的氛围和土壤。在本科阶段的医学教育,医科学生应有机会到工学院去选课,工学院教授应有机会到医学院授课。在人才培养上保证不少于10%的学生能够通过持续深造学习生物医学工程课程及实践培训,成为有较深厚工科背景的临床医学科学家。
加速创新转化和自主创新,致力解决专利瓶颈和卡脖子问题
俞梦孙提出医学教育发展要以医学需求为牵引,着重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来解决医学领域的实际问题。要重视系统科学的学习与应用,着力探讨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
郑海荣院士以理学、工学、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升为切入点,展望多模态跨尺度疾病表征模型的智能精准诊疗技术发展在精准诊断、预测和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顾晓松介绍了我国生物医学技术从跟踪学习到并跑和领跑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前面临的技术元器件专利瓶颈等问题,提出加速医工信息交叉融合是加快我国生物医学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赵沁平认为在高校教育的基础上,需要个人具备迎坚而上,坚持不懈、破土而出的“种子精神”,辅以创新引领的社会文化土壤,实现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通过本次论坛,与会专家进一步认识到医学、工程学、信息学和理学教育体系的交叉融合,需要从课程设置、跨学科研究、实践教学、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师资力量和产学研政管合作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融合路径,立足我国现状,对标国际医工交叉教育和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医工交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加速自主创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供稿:信息办
编辑:戴申倩